![]() |
|
![]() |
楼主(阅:17/回:0)规则并行的基本概念1. 规则并行的基本概念 在新数学中,规则并行指的是多个规则在同一个时间步骤 tt 下独立执行,它们的输出值被组合成一个整体(如向量、矩阵或图像帧)。每个规则仍然遵守时间公理,即它们的生成函数只依赖于时间步骤 tt,而不直接依赖于其他规则的输出。规则并行通过一个“总规则”来协调这些子规则,总规则本身也基于 tt 生成组合输出。 [list][*] 总规则(Parallel Rule):作为一个容器规则,它管理一组子规则(sub-rules)。总规则的定义域 XX 是时间步骤集合 {0,1,2,…,Tmax}{0,1,2,…,Tmax​},其生成函数 F(t)F(t) 返回一个元组或列表,包含所有子规则在时间 tt 的输出值。 [*] 子规则(Sub-Rules):每个子规则有自己的生成函数 fi(t)fi​(t),这些函数只依赖于 tt,并且子规则之间相互独立。子规则的数量和类型由总规则预先定义。 2. 规则并行的实现方式 为了实现规则并行,我们需要在规则本体的定义中引入“规则集合”的概念。总规则的生成函数 F(t)F(t) 会调用每个子规则的生成函数 fi(t)fi​(t),并将结果组合。以下是一个形式化的定义: 设总规则 RparallelRparallel​ 有 NN 个子规则,记为 R1,R2,…,RNR1​,R2​,…,RN​。 [list][*] 总规则的定义: Rparallel=(X,F,Y)Rparallel​=(X,F,Y),其中: [list][*] X={0,1,2,…,Tmax}X={0,1,2,…,Tmax​} (时间步骤集合)。 [*] F(t)=(f1(t),f2(t),…,fN(t))F(t)=(f1​(t),f2​(t),…,fN​(t)) (生成函数,返回元组)。 [*] Y=F(tc)Y=F(tc​) (当前输出值,其中 tctc​ 是当前时间步骤)。 [/list][/list] 每个子规则 RiRi​ 有自己的规则本体 (X,fi,yi)(X,fi​,yi​),其中 fi(t)fi​(t) 只依赖于 tt。 3. 示例:图像生成作为规则并行 假设我们想生成一个简单的 2x2 灰度图像,每个像素的亮度由一个子规则控制。这里有 4 个子规则,每个规则输出一个亮度值(0 到 255)。总规则在每个时间步骤 tt 输出一帧图像。 定义子规则: [list][*] R1R1​: f1(t)=∣sin⁡(t)×255∣f1​(t)=∣sin(t)×255∣ (像素1亮度随时间正弦变化)。 [*] R2R2​: f2(t)=∣cos⁡(t)×255∣f2​(t)=∣cos(t)×255∣ (像素2亮度随时间余弦变化)。 [*] R3R3​: f3(t)=tmod  256f3​(t)=tmod256 (像素3亮度随时间递增,模256)。 [*] R4R4​: f4(t)=100f4​(t)=100 (像素4恒定亮度)。 [/list] 总规则 Rimage(t)Rimage​(t) 的定义: [list][*] F(t)=(f1(t),f2(t),f3(t),f4(t))F(t)=(f1​(t),f2​(t),f3​(t),f4​(t)). [/list] 对于每个时间步骤 tt,总规则输出一个元组,例如在 t=0t=0 时: [list][*] f1(0)=∣sin⁡(0)×255∣=0f1​(0)=∣sin(0)×255∣=0 [*] f2(0)=∣cos⁡(0)×255∣=255f2​(0)=∣cos(0)×255∣=255 [*] f3(0)=0mod  256=0f3​(0)=0mod256=0 [*] f4(0)=100f4​(0)=100 [/list] 6. 与规则沉沦的区别 规则并行不同于规则沉沦: [list][*] 规则沉沦:侧重于将一个复杂规则分解为多个子规则,这些子规则在时间定义域上分段执行(纵向分解),以处理局部行为变化。 [*] 规则并行:侧重于多个规则在相同时间步骤下同步执行(横向组合),以处理多维或分布式输出。 [/list] 两者可以结合使用:例如,先通过规则沉沦分解一个复杂规则,然后对每个子规则段使用规则并行来处理多个输出。 [/list] 跑跑啦航模 讯客分类信息网 ![](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