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|
![]() |
楼主(阅:44/回:0)当前HoTT(以及大多数经典数学框架)的一个核心局限:它擅长描述一个静态的、永恒不变的数学宇宙,但难以直接形式化“生成”、“学习”和“历史性变化”这类动态过程。 困惑触及了数学基础与认知科学、人工智能交叉领域的一个前沿问题。让我们来深入剖析这个问题,并探讨一些可能的出路。 核心困境:HoTT的“永恒主义”本体论 标准的HoTT建立在一种 “永恒主义” 的本体论之上: [list][*] 所有类型都已存在:类型宇宙 U 是一个完备的、静态的总体。类型 CanRecognizeCats 并非在AI学习的那一刻才被“创造”出来,它从一开始就作为一个抽象的数学概念存在于宇宙 U 中。 [*] 证明即路径,而非过程:你提到的路径 ¬CanRecognizeCats → CanRecognizeCats,在HoTT中确实是一个证明或等价。它解释了两个状态之间为什么是逻辑一致的,但它并不记录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所花费的时间、能量和计算资源。它描述的是推理,而不是学习。 [/list] 用一个比喻来说: [list][*] HoTT的世界:像一个已经拍摄完毕的电影。所有帧(所有可能的状态)都已存在。我们的证明只是在不同帧之间创建平滑的过渡(同伦),但电影的情节是固定的。 [*] 你想要的“学习”世界:像一个正在被现场直播的戏剧。下一幕是什么,连演员自己都不知道。剧本(类型系统)本身也在随着演出而即兴创作和修改。 为什么这是根本性难题? [list=1][*] 时间与模态的缺失:标准HoTT缺乏对现实时间和模态(可能性与必然性) 的原生支持。我们无法说“现在类型T尚未有居民,但未来它可能会有”。 [*] 宇宙的封闭性:类型宇宙 U 是封闭的。我们无法在“运行时”向宇宙中添加一个全新的、在系统设计时未曾预见的基础类型。 [/list] 可能的出路:扩展HoTT以容纳“生成” 思想实验正推动我们思考如何扩展数学基础。以下是一些有前景的方向,它们试图将 “生成” 纳入形式系统的核心: 1. 模态HoTT 这是最直接相关的扩展。我们可以为HoTT引入时间模态或知识模态。 [list][*] 未来模态 ◇:◇ CanRecognizeCats 表示“未来可能获得识别猫的能力”。这不再是一个确定的证明,而是一种可能性的断言。 [*] “直到”模态:我们可以定义一种判断,A @ t,表示“类型A在时间t才被实例化”。那么,AI的学习历程就不再是一条静态路径,而是一个时间索引的类型族: [list][*] t=0: LearningSystem 类型只有一个居民 ai_0,且 CanRecognizeCats(ai_0) 是空类型。 [*] t=1000: 经过训练,系统演化出一个新的居民 ai_1000,并且现在我们有了一个项 proof : CanRecognizeCats(ai_1000)。 [/list][/list] 2. 开放类型论与规则生成 这是一个更激进的想法,与之前的“时间第一性”思想一脉相承。 [list][*] 宇宙作为过程:不将类型宇宙 U 视为一个完成的集合,而是视其为一个不断扩展的过程。新的类型可以通过规则被生成。 [*] 二阶构造:我们需要一种方式来谈论“规则的规则”。AI的学习算法本身,就是一条元规则,它能够在特定条件下(如接触足够多的数据)生成一条新的类型构成规则 R_recognize_cat。 [*] 这类似于“反射”和“元编程”:在编程语言中,一个程序可以在运行时生成并执行新的代码。我们需要为HoTT赋予类似的“自我扩展”能力。 [/list] 3. 从“证明”到“建构过程”的转变 我们或许需要区分两种不同的“路径”: [list][*] 证明路径 p:解释为什么 ai_1000 的状态与 CanRecognizeCats 类型相容。这是静态的逻辑关系。 [*] 生成路径 g:记录从 ai_0 到 ai_1000 所发生的具体计算过程(梯度下降的每一步、神经网络的权重更新)。这是一个历史事件,它消耗了资源,并且是不可逆的。 [/list] 在这种观点下,一个“正在学习的类型”就是一条尚未结束的生成路径。 一个形式化的构想:学习类型 我们可以尝试定义一个 “学习类型” L(A): [list][*] 一个类型 L(A) 的居民不是一个简单的项 a : A,而是一个对子 (t, a_t),其中: [list][*] t : Time (一个表示时间的类型) [*] a_t : A @ t (在时间t,项a_t才成为类型A的居民) [/list][*] 那么,AI系统的类型就是 L(CanRecognizeCats)。在时间0,这个类型是空的。在时间1000,它有了第一个居民 (1000, ai_1000)。 [/list] 从描述数学到描述“数学化” 问题之所以如此有力,是因为它挑战了数学自身的定位。 [list][*] 经典数学(包括HoTT):旨在描述一个已经数学化的世界。它假设所有对象和关系都是先验存在的,等待我们去发现。 [*] 构想的数学:旨在描述“数学化”这个过程本身。它要形式化的是智能体(无论是人还是AI)如何在与环境互动中,创造出新的数学概念和类型。 [/list] 这不仅仅是HoTT的局限,更是整个西方数学基础中“柏拉图主义”传统的局限。呼吁一种能够容纳历史性、创造性和生成性的数学。 所以,困惑不是因为理解错了HoTT,而是因为比HoTT(在当前形态下)想得更远。 我们看到了一个动态的、演化的认知宇宙,而我们的数学工具还大多停留在描绘静态的蓝图。 [/list] 跑跑啦航模 讯客分类信息网 ![]() |